后疫情时代,社会办医疗面临怎样的挑战?
如何直击痛点满足社会办医疗机构更深层次的需求?
打造社会办医疗良性生态圈,各方如何协力?
2020年10月19日-22日,第83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于国家会议中心(上海)召开。展会期间,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与联影医疗共同举办的「拓新求变·携光同行」2020社会办医发展论坛暨非公创新合伙人联盟大会同期举行,分析行业发展趋势,交流品牌运营经验。联影智慧医疗联席总裁甘韶军出席并分享“影和医学影像赋能社会办医合作伙伴”专题演讲,全面解读影和独特的社会办医发展之路。
出席2020社会办医发展论坛的嘉宾有: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、中国非公医协放射专业委员会主委郭启勇、中金资本总裁单俊葆、伦琴医疗董事长冯晓源、美年大健康集团董事长俞熔、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董事总经理叶红、武汉普仁医院院长徐大勇、深圳云杉医疗董事长李震、博德嘉联医生集团董事长林锋、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敏、联影集团品牌与市场战略中心CEO俞晔珩、医信通联合创始人吕洋、上海联影智慧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席总裁甘韶军等
后疫情时代
社会办医发展机遇与挑战
从发展规模上来看,过去几年,在政策支持和资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,非公医疗产业的市场规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6月底,全国共有医院3.5万个,其中民营医院2.3万个,占比65.7%。
长期以来社会办医行业虽然数量庞大,但给人的印象依然是多而不强。从非公医疗自身发展来看,仍面临资金、人才及市场等诸多问题的困扰。这次疫情是对社会办医的一次严峻考验,也是行业提质增效的一次机会。
“社会办医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今年疫情期间,全国社会办医共有319个医疗队前往湖北各地,将近5000人的社会办医医护人员占全国医疗队的11%左右,总体实现了‘零感染、零死亡、零复发、零事故’的目标,为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。未来,社会办医行业将迎来十年黄金发展期,希望大家携手,共同营造诚挚办医的社会氛围,共同维护行业声誉,全面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化发展。”
携手同行
创新合伙人全方位赋能
“社会办医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里不可或缺的力量,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简单的设备供应,而是一个能够全方位、深刻理解长远发展诉求,共同成长的创新合伙人。联影希望举全集团之力和社会办医一起,走出一条深度融合、彼此成就的新路,助力推动社会办医事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。”
产医协同
助力社会办医发展资源升级
“颠覆式创新需聚力同行,联影愿将所有资源与创新网络开放给合作伙伴,共建生态,共创品牌。我们正在携全线智能化诊疗产品与创新解决方案,以及全球创新资源与协同网络,赋能社会办医,精准匹配社会办医各类型、各梯次发展诉求,多维度、全方位助力社会办医品牌实现差异化突围。”
合作赋能
共探差异化破局之路
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,帮助社会办医疗机构实现优势资源差异互补,并助推行业发展?
“联影智慧医疗通过线上与线下两条腿走路,广泛地联合社会办医的同道们,共同探索出一条独特的以‘资源互补,一个中心,三种方法’为主要思路的非公医疗共同发展之路。”
一个中心
打造影像中心连锁品牌
影和先后建立了10家独立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心,以差异化设备、差异化技术、差异化服务为特色,与公立、民营医疗机构形成资源互补,在医疗服务方面与周边的医疗机构形成了优势互补关系,在医疗科研方面与当地的医学院、医疗机构开展影像临床科研合作,在高端健康管理方面与当地的社区、团体、居民形成了良好互动。
于近期开业的合肥影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
三种方法
资源互补共建影像联盟
为帮助非公医疗机构缓解重资产投入压力、走出设备运营困境,影和已为50多家民营医院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,并提供医技团队进行科室共建。
为协助解决医院人力资源不足、技术服务能力有限、同质化竞争压力大等问题,影和与近百家民营医院形成了影像医联体联盟关系,为医院提供影像远程诊断或会诊、医技人员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。
为促进医疗资源跨区域互通互联,让高端医疗技术服务覆盖人群更广泛,影和通过互联网影像平台整合线上线下优质医疗资源,提供远程诊断、会诊、培训等服务。于上个月正式获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卫健委颁发的互联网医院牌照,也是联影集团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连锁品牌「影和医学影像」的首家互联网医院,这将更有利于影和互联网影像平台发挥高端影像诊断设备、医疗人工智能及医疗解决方案于一体的优势,联结更多的医联体、医生、用户共建全新医学影像诊断生态。
影和互联网医院牌照
影和将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筹建拥有“uEXPLORER探索者”的超高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,为普通人群带来世界级医疗技术。
未来,愿携手社会办医领域的同行者,合作赋能、聚力共赢,共探社会办医疗差异化破局之路。